5月11日,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,《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(EOD)模式試點的通知》日前發布,共58個項目納入試點實施。“賓陽縣農村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”位列其中,也是廣西僅有的兩個項目之一。
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(Ecology-OrientedDevelop-ment,簡稱EOD),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,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,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,采取產業鏈延伸、聯合經營、組合開發等方式,推動公益性較強、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,統籌推進,一體化實施,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,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。國家開發銀行按照精準施策、市場化運作和風險可控原則,發揮開發性金融大額中長期資金優勢,統籌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,在資源配置上予以傾斜,加大對EOD項目支持力度。
賓陽縣EOD試點項目主要針對該縣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滯后、畜禽糞污、秸稈利用不足等生態環境問題,結合產業定位,以生態農業、生態旅游等特色生態產業運營為支撐,充分利用政策紅利,因地制宜、先試先行。該項目總投資19.98億元,由3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和3個生態產業項目組成,建設期為2022—2024年。
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賓陽縣將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把農業資源轉化為經濟引擎,系統化推動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’有效落地。”賓陽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賓陽縣EOD試點項目主要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農業發展基礎,從市場需求出發,通過設施完善、產業支撐、公共服務、環境風貌建設,聚集市場、資本、信息、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,實現農村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同步”,“三產融合”,農業文化旅游“三位一體”,達到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綠的目的。
目前,賓陽縣嚴格按照EOD試點項目實施要求,加快推進項目落地。通過EOD項目實施,該縣將構建市場主導社會治理、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機制,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,打造新的政企合作模式,實現高生態價值、高產業價值、高附加值多輪驅動反哺生態環境治理;構建基于自然的生態價值鏈設計、“資源稟賦+綠色消費需求”的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模式,打造“中國賓陽農谷”鄉村振興新標桿,實現“村莊美、產業興、農民富、環境優”的目標,并成為華南地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示范樣板。
一審:李斯維
二審:戴珊珊
終審:唐彩紅